北京电报大楼整点响起的“东方红”钟声,成为很多人的记忆。
昨日,北京电报大楼一层联通营业厅停业,电报业务窗口将搬迁至北京长话大楼。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昨日,位于长安街11号的北京电报大楼正式告别电报业务,楼内嘀嘀嗒嗒的发电报声已成为历史。
据介绍,电报业务将搬至位于复兴门的长话大楼营业厅。
大楼因装修改造关闭营业厅
“7193 1032 1129 ……电报大楼营业厅开始关闭了,作为一个老电报人,只有以此纪念了。”6月15日,一位老“电报人”在他的微博中如此写道。
服务59年后,北京电报大楼正式停业。昨日下午,透过旋转玻璃门看到,电报大楼内的大厅人去楼空。门口的石头上刻着的字显示,这栋建筑2007年12月19日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
仍有不知情的市民来营业厅办理业务,但被紧闭的大门挡在门外。门口张贴着一张“敬告客户”公告。公告内容是“电报大楼因装修改造,营业厅业务于6月15日关闭,营业厅所有业务将调至长话大楼营业厅。”
随后,记者以市民身份致电长话大楼咨询电报业务,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电报相关设备仍在搬迁,目前还无法发送,大概需要几天时间。至于价格,仍为每字一毛四。
据了解,这里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可进行电报业务的营业厅。随着电话、手机、互联网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发电报的人逐渐变少。搬进长话大楼后的一位电报员说,除了来尝鲜的,有时一天发不出一份电报。
电报大楼钟声曾是居民“作息铃”
已在西单附近居住30多年的裴先生对电报大楼的钟声念念不忘。
“早七点到晚十点的钟声,成为大家的作息铃”,裴先生回忆,那个时候早上8点上学,7点左右他在院子里刷牙洗脸。钟声一响,就知道时间差不多,得赶紧吃饭去上学了。
电报大楼的钟声音乐是“东方红”,塔钟经历过多次改造。最早是一只从德国引进的机械钟,后来变成了石英钟,现在已经连接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进行精准授时。
去年,北京电报大楼进行了外观修缮,但“修旧如旧”,大楼的外貌并没有改变。在修缮期间,大楼顶部的塔钟仍旧正常工作,准点响起东方红的钟声。
■ 链接
曾为长安街最高建筑之一
坐落在西长安街11号的北京电报大楼,是中国第一座最新式电报大楼。101米长、73.37米高的楼体四方端正,楼上正中间竖立四面塔钟,俯视为“山”字形。
1958年10月,北京电报大楼正式投入生产。大楼共6层,为国内第一个国际国内通信枢纽,也曾是亚洲最大的电信业务综合营业厅。同时,其与北京饭店,是整条长安街上仅有的高大建筑。去年10月,电报大楼启动了为期40天的外观修缮工程,对大楼外立面进行清洗复原。
■ 讲述
按字收费,当年发电报像写暗语
现在很多人可能连电报单都没见过,但当年这里却是北京唯一能发电报的地儿,等待发电报的人排满大厅。
北京电报大楼1958年9月29日竣工,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综合通信枢纽,业务最繁忙时,北京个人电报业务量每月超300万份。
“那时大厅看起来很高大,大理石地面。电报大楼里面人很多,每天排队。”西单老住户裴先生回忆,上世纪70年代,一般都是写信,如果老家有什么急事,才会去发电报。
裴先生说,因为按字收费,电文内容精练,像暗语似的。“比如家里亲戚来北京,让我们去接,名字三个字,就写简称,比如排行老二,就直接写‘二×号到京××车’。电报大楼会把车次翻译过来,盖一个红戳,写上时间。如果有人生病了,电文会写,×病危,速来。”
电报大楼退休员工袁先生回忆,以前通讯不方便,6个小时内就送到的电报,可以解决很多紧急问题,尤其是遇到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时。
他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灾情严重,全国各地都往北京发电报,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发来的电报下属邮局都发不完。电报大楼的员工忙不过来,没法回家,吃住全在电报大楼。
“难以忘怀啊!”袁先生感慨。
后来随着业务发展,电报大楼不仅有电报业务,还增加了鲜花电报、吊唁电报、庆贺电报、生日电报等。市民发电报时,可以选择附赠鲜花,鲜花按等级收费,当时也颇受欢迎。
十年前起,随着电话的普及,电报很快衰落,但袁先生对电报的热爱却持续整个职业生涯。(记者 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