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23日晚),一些常旅客和“羊毛党”聚集的论坛和微信群炸开了锅,韩国仁川飞往美国洛杉矶的新加坡航空商务舱机票,竟然只要2000多块就可以买到,注意是人民币!差不多是平时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
这对于薅惯了“BUG 票”羊毛的“羊毛党们”来说又是一次绝好机会,下面的朋友圈截图这位,号称“把一辈子的积蓄都花了”,一口气买了40多张头等舱。
据说当天在携程上下单买下这趟航班机票的人可不少,一小时内的交易量都相当于平时一天的上百倍。很快,“特价票”在携程上被撤下,接下来就是上面这位先生说的漫长的“撕逼”过程了。
其实,这班2000多块人民币就能买到的远程航线头等舱“特价票”,更准确的应该被叫做“BUG票”,一般是指在航空公司或者OTA网站、app上出现的,价格明显错误或者舱位匹配错误等的展示。
有薅羊毛经历的“羊毛党”们都清楚,每次BUG票的冒出,都会引来大批量的预订,之后便是对航空公司或者OTA处理方式无休止的争论(看微信群里还有人要求携程赔五万)。所以今天想专门来说说BUG票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以及买了BUG票的消费者,到底能怎么维权。
为什么会产生BUG票?
BUG的产生有多种可能,有的来自航空公司原因,有的是代理人的问题,还有可能就是OTA平台的原因。
(1)航空公司:由于航空公司本身会根据机票的供求变化,不断调整票价,而这个大量的工作调整也可能带来一些漏洞,每个航空公司技术水平有差别,加上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错误概率也不一样。
记得多年前,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的某航网站上,就曾在春运期间卖出20块一张的头等舱机票,当时主要是由于一名工作人员在输入机票价格时的操作失误。除了头等舱,从南昌起飞至上海、厦门、北京、昆明等多个航线的票价都大打折扣,出现了0.2折的 “跳楼价”。后经由各大特价机票网站转载信息,在几个小时之内,有大量BUG票出票成功。
(2)机票代理:由于航空公司的机票是通过代理人卖出,如果代理人在价格录入时出现错误,也可能出现BUG票。
(3)OTA平台:如今很多OTA都有海外供应商,有时会在系统对接、汇率换算方面出现差错,这也会导致BUG票出现。据说携程这次的BUG票,可能就是类似的情况造成的运价错误。
业内是怎么处理BUG票的?
特意去翻了翻过去几年发生过的几起著名BUG票事件,发现处理方式还真是多种多样,主要还是看BUG票提供方的强势程度和厚道程度了。
根据合同法和民航运输条例,一般来说是以出票完成作为机票销售方与旅客建立合同的开始,那么处理方式也可能根据是否出票而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结果一:已出票的承认,未出票的取消,但给予一定的补偿。
这样的机票销售方属于比较厚道了。听这次预订了新航BUG票的朋友说,携程尽管不出所料的取消了那些未出票的订单,但在全额退款的同时,给予每人200元礼品卡作为“情感补偿”。
结果二:已出票的承认,未出票的取消,但不赔偿。
一般境外的OTA比如expedia、edreams等都是类似的处理方式。
结果三:已出票的和未出票的都不承认,全部砍单。
早些时候就发生过某外航出现的商务舱BUG票,把佛罗伦萨到杜塞尔多夫的商务舱,距离没有加限制,也就是不管你从阿根廷到洛杉矶,从奥克兰到大溪地,只要以佛罗伦萨和杜塞尔多夫为两个节点的闭环,价值几万的商务舱,都可以几千人民币搞定,当时上百人出了这个 BUG票,时间还包括暑假,十一国庆等。
如此的好事真的能成行?如果你预订就是最近两天的,好吧,航空公司来不及反应也就认了,但两天之后的,砍单开始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无论你去哪个洲,这家外航直接把机票改成了佛罗伦萨 -- 罗马 -- 杜塞尔多夫的欧洲境内段!好吧,罗马假日欢迎你!
遇到BUG票,法律怎么规定?
笔者特意为此咨询了几位法律界人士,如果机票出票了,航司/代理人与旅客的运输合同就正式建立了,擅自解除或者更改合同,属于违约,须赔偿。这时候,旅客可以举证损失,比如可主张按照重新购买的机票差价赔偿,或者已经支出的不可退的酒店预订等损失。
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也有这么一条规定,称如果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院变更或者撤销。不过,这里的“重大误解”是要错误的多离谱,是否达到了常人可判断的程度,还需要具体事件具体分析,最终由法官判决。
当然,如果你的机票还没有出票,那么双方的合同就还没有建立,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就看机票销售方的靠谱或仁慈程度了。
所以呢,每次薅羊毛的过程,也是跌宕起伏的斗争史,投资有风险,薅羊毛需谨慎!
咩……我这么萌,你真好意思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