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曝光台>正文

进入2017年,人人车日子越来越难过

时间:2017-01-25 17:20:00    来源:社会法制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无数创业公司没能熬过所谓的“资本寒冬”。然而,根据最新出炉的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的行业融资总额其实超过了2015年,可见,资本寒冬其实个伪命题。相比之下,盈利模式不明确、战略选择失误、管理水平过低、产品定位模糊等等才是大多数公司倒下的真正原因。比如像黄渤代言的明星公司——人人车,尽管曾经在2015年风光无限,却不可避免地在接下来的2017年里为其过去屡屡犯下的错误承受苦果。

  失误一:南辕北辙的战略选择

  2016年8月,人人车在北京宣布“与团车网达成战略伙伴关系”。也意味着,人人车在二手车C2C业务的同时,开始向上游的新车市场拓展。

  消息一出,吃瓜群众拍手叫好,因为企业横向扩张背后一定会有很多故事可以聊;而业内人士则普遍大跌眼镜——人人车的方向好像走反了。

  众所周知,无论是从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还是从目前国内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趋势都不难看出,金融和后市场才是未来二手车电商主要的利润来源,才是需要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传统的车商一直是依靠差价模式生存,每辆车的平均利润达到10~20%;相比之下,人人车的C2C模式只收取成交金额的3%,再加上创业期不可缺少的品牌投入,无论怎么精打细算,都是无法覆盖掉C2C交易链条上包括评估、销售、客服等一系列成本的。

  然而,在找到成功的盈利模式时,人人车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公认的二手车后市场,反而首先选择去拓展已经被价格战拖累、利润微薄的新车市场,这不能不说是其战略方向上的一大失误。

  更为严重的是,此举使得人人车没有能抓住短暂的时间窗期,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了错配,不仅让人人车与行业排名考前的竞争者们的差距逐渐拉大,甚至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所超越,实在让人惋惜。

  进入2017年后,二手车行业传来了“第1车宣布贷完成了B轮3.6亿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宜信、360金融等”的消息。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选手进入市场,二手车金融领域的竞争也即将进入白热化,而人人车的错误选择使其错失战机,至今尚未具备上台竞争的资格。

  另据业内小道消息,正是人人车的战略合作伙伴团车网,或已面临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方向失误,眼光还不太好,人人车的这一战略选择可谓不折不扣的败笔。

  失误二:泣血融资,糟糕的资本选择

  在2016年,人人车公开宣布的大事儿有两件,除了和团车网的战略合作之外,另一件就是完成了规模达到了1.5亿美元的D轮融资。

  在资本寒冬之际,能有这样的融资规模,不仅是人人车的成功,也是业内对二手车行业C2C这一先进模式的认可。

  然而,在这笔融资给人人车赚了很多面子之后,更多的消息却显示出,这笔融资背后另有诸多隐情。比如,融资消息宣布之后的几天,有爆料称“人人车的融资注水”,消息指出,人人车的真实融资规模为1.2亿美元,实际到帐则只有9000万美元,而且为了完成此笔融资,人人车的估值也从之前的5.7亿美元降到了4.5亿美元,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泣血融资”。

  再来回顾一下关于人人车的新闻,不难发现,其实从2015年下半年人人车就对外放出了关于D轮融资的声音,时隔一年之后才公布。这个马拉松似的超长融资时长即使在圈里也名列前茅,也足见其融资之艰辛。

  估值缩水还是一方面,更为严重的问题也被接连爆出:人人车D轮融资的领投方“汉富资本”是一家成立时间不长的人民币基金,其背后的资金来源很可能是一个风险度极高的P2P理财平台。还有分析称,按照大多数人民币基金的投资风格,出于对短期收益的需求,他们会给被投资方开出包括种种限制在内的约束条件甚至是对赌协议。

  不出所料,8月份还信誓旦旦地公布“年内将投资2亿元,在全国合作1000家线下服务店”的人人车,一个月之后就传出了“关站”、“裁员”之类的消息,其网站显示的实际服务城市也从接近100个骤降到了50多个,与其三月份宣布“年内服务300城”的目标越来越远。同时,人们熟悉的人人车广告也不知不觉中销声匿迹了,网上还不断爆出人人车关站员工的自述。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人人车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幅收缩,其原因有可能和资金有关。

  对此,人人车并没有给出什么解释,反而是其CEO李健在年末的一次公开亮相中和创业者分享了“今年11月,人人车是行业第一家实现了正毛利的(公司)”的经验。要知道,几个月前他关于“千城计划”还在大谈规模的重要。

  从前后不一的方向和言行不难看出,人人车的战略的确发生了重大转折,其原有团队或许已经失去或部分了主导权和方向选择权。而这种不计后果的转折不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将使人人车在转而追求短期毛利的同时,失去规模发展的最佳时机,使其竞品们能够以更小的代价占领更大范围的市场,最终造成人人车彻底丧失未来竞争的机会。

  不管是不是出于无奈,但人人车表面风光的D轮融资,却使其陷入了另一个深渊。面对这样的选择结果,不知道李健是否会期待能重新来过。

  失误三:混乱的团队管理

  资本寒冬之下,“裁员”、“降薪”成了很多创业公司难以回避的关键词。而经历着大幅收缩规模的人人车也在所难免。

  不过,近日天涯的一个题目为“人人车百万次拒绝事故车终成镜花水月”的帖子,让很多人再次把目光放到了人人车上,其原因除了和裁员相关,更因为这条来自人人车离职员工的爆料揭露了人人车某核心城市分站在过去一年里,包括“飞单(跳过平台将优质车源信息卖给黄牛等渠道,谋取私利)”、“倒卖公司信息”、“刷数据”、“拿保险回扣”、“克扣补贴”等等一系列内幕。这不仅暴露了人人车糟糕的管理状态,更让包括资本方在内的局外人对人人车长期以来公布的各种业绩和数据产生了质疑。

  这位自称是人人车六大金牌评估师之一的刘先生,也曾在人人车发展的上升期充满了激情,甚至不惜为了梦想背井离乡,然而,“人人车大半年来,上海分公司迎来了第五位城市经理陈和第五位评估主管朱”带来的各种“套路”,逐渐将他的梦想彻底碾碎。

  正是在这种混乱的管理下,“买车客户投诉事故问题也越来越多”,结果“事情出来了总要有替罪羊,而后眼睁睁看着我的同事一个个被朱辞掉。”

  “欺上瞒下、肆意妄为、为虎作伥”无不透着刘先生对人人车又爱又恨的情结,甚至直到他在跨年夜这一天被通知“你被辞退了”,还在想着远在北京“忧心忡忡的李总胡须又密了些。”

  

\

 

  

\

 

  上图:网传人人车员工爆料中的截屏

  混乱的管理,击碎了无数满怀激情的年轻人的梦想,更在加速蚕食着人人车曾经积累起来的口碑。要知道,在广告投入全面停止之后,人人车的品牌影响力已经每况愈下。那些被出售的事故车更是成为了无数个随时有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而它们爆发的概率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到时候,人人车该如何面对这些混乱管理之下给自己挖的坑,如何挽回这些事故车投诉给其品牌带来的伤害,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好。

  进入2017年,资本寒冬仍在继续,相比于成千上万家“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创业公司,人人车能够用两年多的时间走到D轮,实现超过数亿美元的估值已经实属不易。然而,过去一年里太多错误的选择和严重缺失的管理,使人人车已经丧失了竞逐行业三甲的机会,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牌甚至资金状况都注定了其很难再继续跨越更高的平台。而如爆料中一般,被蛀食的根基更将加速削弱人人车残存的价值。甚至对于被怨气笼罩的人人车员工而言,等来那根分量足够的稻草拿到赔偿,也未必是件坏事。

  最新的小道消息,在继续裁员的同时,人人车的服务城市将进一步压缩到20多个,页面上的很多城市选项已经是没有真实服务的空壳。可以预见,已经到来的2017年随着越来越多竞品的崛起,人人车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过,希望在二手车市场的风口真正到来时,人人车最后只能望风叹息了。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