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7月以来持续发酵的“释永信遭举报”风波,近期以调查组公布的报告而平息。从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来看,可谓是扑朔迷离,高潮迭起,引发多番舆论震荡。2015年7月25日,署名“释正义”的一位网友,自称“代表所有对释永信不满者”,发帖举报释正义有两个身份证且个人生活混乱。在成功取得舆论关注后,此人又向媒体爆料,晒出多种证据,其中包括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等涉密资料,引爆舆论点。8月8日,释永信弟子释正义联合多名相关者实名举报释永信,事件进一步升级,舆论质疑之声不断,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情形。紧紧情况下,河南省政府成立调查组,并于2015年11月底公布相关情况,澄清部分举报不实之事。直至前几日,调查组才发布最终报告,表明举报所涉诸多问题皆无有力证据支持。事件出现如此反转,不得不引发笔者深入思考。
举报中所列释永信诸多罪状之中,引发网友极大争议和质疑的一点,便是持有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份,侵占寺院财产。报告对此作了详细解答,指出释永信代持公司股份行为合法,同时,据其中一名调查人员所说,“我们在调查中,未发现利用持有股份获取分红等个人收益的情况,未发现转移股份、伪造账目、个人侵占少林寺资产问题”。这自然说明释永信侵吞寺院财产一事失实,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提到了释延鲁创办少林武校一事。据调查负责人表示,释延鲁创办少林武校是受寺院所托,使用少林寺房屋属实。2005年,少林寺委托前少林寺僧人释延鲁开办少林寺武僧培训基地,当年11月出具了委托其征地、建校的委托书,并把少林寺锤谱堂三间房屋作为该培训基地的招生办公室。
据官方文件显示,登封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相关批复和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名称皆是“嵩山少林寺武僧培训基地”。之后,释延鲁将自己变更为法定代表人,将武校据为己有,这一行为或涉嫌职务侵占罪。同时,这一变更过程或涉及寺院资产流失。依据相关文件规定,我国宗教物产归宗教团体,任何使用、占用单位或其他机关团体都不能任意改变其所有权。由此,不得不追问,本是由少林寺委托其僧人创办的少林武校,其性质由寺院委托变为私人产权,这一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寺院财产被个人侵吞是否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这其中又可有黑幕?如何追求相关人员的责任?
依据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的相关材料,我国共有33652所寺庙,8269所道观,可以想见,类似少林寺物产流失的情况,绝非少见,而宗教物产所有权问题在国内又一直悬而未决,亟待进一步明确。“释永信遭举报”一事虽然已经终结,但它不应只是一场看客的狂欢,其中所反映出的宗教物产所有权的保护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知名评论员 宋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