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河北省迁西县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图为来自京津的游客赏花自拍。付文昊 摄
每天步行4公里,穿行于3季开花的燕山深处,细数着自己年轻时栽下的漫山遍野已经开花的树木,张国华陶醉在时下盛开的几万亩梨花丛中。
张国华是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喜峰口板栗合作社理事长,尺把长的白胡子“美髯公”形象让人过目不忘。而近几年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家乡河北省迁西县连续2年获得了中国北方少有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的美誉。
从2014年开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连续三年推选“百佳深呼吸小城”,评价指标包括“五高一低”。“五高”指的是森林与植被覆盖率高、历史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旅居活动区域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主要景观区绿色度舒适度美感度高、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推动力度高等;“一低”指全境范围灰霾灾害天气影响低。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迁西这个纯山区县的真实写照。2014年和2015年,该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在中国,获得这个称号的多为南方小城市比如江西婺源等地。
曾经是“矿老板”的张国华,从2003年开始,望着满目的青山被挖成了“马蜂窝”异常心痛。矿山挖完了怎么办?这个念头促使张国华毅然与当时“富的流油”的铁矿开始“决裂”,将眼光瞄准了在当地民众心目中最普通的板栗上来。
张国华的喜峰口板栗合作社就建设在抗战期间举世闻名的“大刀进行曲”诞生地喜峰口长城一隅。他自豪地称他的家乡是一个“有山、有水、有城、有故事”的地方。如今,这个民间合作组织已经从十几年前的110亩栗树发展到现在拥有5万亩“有机栗树”的“庞大机构”。“我们的‘有机板栗’绝对是无农药、无污染、无化肥的,这样才能保护地貌、恢复生态。”
与张国华不同,78岁的邵景利只是当地兴城镇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记者见到这个不善言辞的老翁时,他正拿着一根近4米长的绑有铁钩的腊木杆沿着流经这个小山村的400多米河道检查巡视、打捞垃圾。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是邵景利的“工作”时间,20多年以来他手中的“工具”腊木杆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清淤工作却从未间断。记者问他图的什么?他回答,不图什么,只图个干净。
如今,这个近八旬老翁义务清理河道的行为,不但获得了七里八乡百姓的称赞,也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有志于“让河水更清澈、让青山更绿”的农民纷纷加入到义务清淤的队伍中,当地政府授予邵景利“山城可敬老愚公”的美誉。
“‘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李桃’这句祖辈相传的当地民间谚语曾经让我们自豪,而如今我们又在为家乡做锦上添花的工程。”迁西县东莲花院乡乡长白金鑫站在3万亩竞相绽放的梨花花海中介绍说,这里是春、夏、秋三季有花盛开,花乡果巷,绿野飘香的北方特色小城。
“为了治理污染,我们这里没有一个洗浴场所。为了漫山遍野的花海,我们将‘冒烟的、排污的、对山体有破坏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 白金鑫如此表示。(记者 白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