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经营快讯>正文

河南洛阳: 二针织厂十年破产遭质疑 冠顺公司抄底数亿成赢家

时间:2017-05-23 16:00:49    来源:社会法制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02年,早已完成了生产结构调整且各方面经营运行良好的洛阳第二针织厂,在原厂长杨爱敏的主持下,突然走上了破产程序。让多方质疑的是,这破产程序一走近10年,直至2011年6月8日破产清算完毕才宣告结束,其后并没有各方人士所期待的法院拍卖程序,属于洛阳第二针织厂的全部资产却被以杨爱敏为主的洛阳冠顺公司如囊中探物般一古脑稳稳摘走。

旧企业破产清算后消失,于当年的11月18日成立的冠顺公司,全盘接手了二针织厂的全部家当。更为离奇的是:冠顺公司的股东成员竟是二针织厂破产清算组的主要成员,这新旧交替中隐隐透露的种种玄机,让第二针织厂的一百多名工人怨言四起。从2012年开始,就洛阳市第二针织厂破产清算中存在的非法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无数次向洛阳市各级政府部门反映,却都不了了之。

直至今日,洛阳市第二针织厂已成往日旧事,而冠顺商贸公司却坐拥价值高达4.5亿元的巨额资产。此种结果,令各方人士揣测质疑不断。

七一路农贸市场和它的前身洛阳市第二针织厂

京都洛阳,十三朝古都遗韵深藏,从来都是繁华辉煌荣耀同在。千年遗韵和牡丹花魂同心铺就了洛阳市城区寸土寸金的高价楼市。

位于洛阳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七一路农贸市场的前身便是洛阳市第二针织厂,静卧于高楼林立的中州渠畔,纵横南北,接壤体育场路和七一路,中州渠无声相伴。二十多年岁月更替,洛阳市第二针织厂早已面目全非,只剩临街楼体墙面上依稀可辩的“二针织厂”四个斑驳旧字。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在其旧址上建设而成的七一路农贸市场商家经营火热,由于该市场是经营肉蛋禽类和蔬果海鲜调料的市场,并没有受到当前遍及全国的经济大环境的冲击,市场商贸往来繁盛,一派生机。

“洛阳市第二针织厂于1996年受市场和管理的影响,退二进三,向银行贷款,将原厂区进行全部改造,在原来的车间旧址所在地建成了这个‘七一农贸市场’,是当时洛阳市最大的农贸市场,总占地为14.3亩,三排联体商铺和临街楼层。初整改后的农贸市场,立即被各商户抢租一空,那时每年光租金收入就达300万元左右,可以说,当时整改成农贸市场后,第二针织厂的效益可不是一般的好。”从2000年7月就开始承租农贸市场地下室并一直经营浴池的杨中岐经理向我们介绍道:“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儿是洛阳市正中心,农贸市场不仅向商户收取的租金可观,四周楼盘建设风风火火,周边仅剩的这块地价更是让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眼馋,只是遗憾的是,第二针织厂的职工再也无权拥有了,破产清算一走程序十年,最后的结果,却是冠顺公司取得了这个市场的经营权,通过一纸整体房地产包租协议,将整个二针织厂一口吞并。”

与渐渐逼近的四周楼宇相比,七一路农贸市场略显陈旧,但市场内商户云集,人流如织,大型商超、冷库、浴池、停车场等一应俱全,不难想象,眼前历经多年看似并不怎么起眼的农贸市场,无论是在其价如黄金的地理位置上,还是眼前人流如织的贸易景况,都有着无可限量的潜力和前景。

破产程序一走十年无果 冠顺公司应运而生

第二针织厂旧迹模糊,七一农贸市场依然盛况如初,而于破产终结当年新成立的冠顺公司则悄然隐身于市场院内的二楼上,没有挂牌,也没有任何标识。

洛阳市第二针织厂于1954年成立,1996年调整企业结构后建成了七一农贸市场。2002年3月,时任厂长杨爱敏,对二针织厂开始了破产程序的启动,以时任西工区发改委副主任的常希斌为组长、杨爱敏等为副组长的破产清算组成立。2011年3月17日,洛阳敬业资产评估事务所对二织厂破产清算组所提供的资产出具了洛敬评字[2011]综第006号评估报告书,此报告书显示:二针织厂综合评估价值为651.9948万元人民币。2011年6月8日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裁定,破产程序终结。2011年11月18日,原厂长杨爱敏、副厂长毛景照、张俊生、刘玉明等主要领导成立了冠顺商贸有限公司;2012年1月11日,西工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心与冠顺公司签订了《房地产租赁合同》,把合同未到期的浴池、停车场一并租赁给了冠顺公司;2013年12月31日,洛阳市西工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心将二针织厂资产依租赁合同全部移交给冠顺公司。至此,杨爱敏等主要领导终于用了10多年之久,将二针织厂资产成功据为己有。

杨中岐介绍,对于二针织厂当年的破产,大家都不能理解。按理说第二针织厂96年改变经营策略,将旧车间重建为农贸市场,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建成后招租,摊位商铺就被租赁一空,每年租赁收入300万元左右。生产经营一直红红火火,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所谓企业负债率无从谈起,根本不可能存在破产现象,可这表面上不可能的破产还是开始了。

2011年6月8日,二针织厂10年破产程序终于走到尾声,由于该地段处于黄金地带,洛阳市各有识人士对法院的破产拍卖程序很为留意,只是让很多筹备资金积极准备参与竞拍的单位或个人不解的是,大家迟迟没有等到预期中的法院拍卖,究其原因竟是洛阳市西工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心于2012年1月11日,以一纸《房地产租赁合同》,悉数将二针织厂所属厂区建筑物即七一农贸市场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和相应的土地约9503.84平米(土地证号洛市国用[1993]第324号)整体租赁给了冠顺公司。合同第二条约定:租赁期限自2012年1月11日至按照工业用地五十年期限的剩余使用年限,租金共计750万元。也就是说,冠顺公司用750万元取得了七一农贸市场的永久经营权。

不仅如此,在该合同第六条对于冠顺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的第六款约定,在租赁期内如遇征用土地或拆迁改造时,本合同终止,甲方不退返租金,由于乙方承担了接收安置原洛阳市第二针织厂破产后部分下岗职工和管理退休职工等社会责任,因此本合同所涉及的各项补助收益(包括各种补偿款、补助款及置换房产等)归乙方所有,在妥善安置好原破产企业退休职工的前提下,甲方应当协助乙方与有关部门直接签订补偿协议,租赁期满后的补偿收益归甲方所有。合同中此条约定,看似平常无奇,却是玄机所在,750万元取得了整个市场工业用地年限内永久经营权的冠顺公司,不仅能够享有市场每年几百万元的租金收入,还能享有征地拆迁后的补偿收益,此地寸土寸金,周边同类地价每亩高达700多万元,14.3亩便高达1亿元,再加一万多平米的建筑物补偿,就这一纸合同,就让冠顺公司拥有数亿资产。

明为租赁实为占有的该合同激怒了职工,为了平息职工的不满,经各方再度协调,冠顺公司又拿出300万元来平息了此事。

应运而生的冠顺公司,董事长为二针织厂原厂长杨爱敏,她和几个副厂长毛景照、张俊生、刘玉明等10年来不仅一直担任破产清算组的主要成员,现如今又摇身变为冠顺公司的大股东,没有经法院依法拍卖,而是用一纸整体承包的《房地产租赁合同》,将二针织厂所有的七一农贸市场整体转嫁给了冠顺公司,从而全权接手了原二针织厂关于农贸市场的一切经营权。曾经的二针织厂领导们同心携手,顺理成章地再度主宰着这个原属于二针织厂的农贸市场。可以说,原来的二针织厂和目前的冠顺公司,二者最主要的资产无一例外都是眼前红红火火的七一农贸市场的经营权,所不同的是,通过10年不寻常的破产程序,他们只是假借企业破产清算作为辅助过渡,把原来属于一百多名职工的集体资产巧妙地变成了以原厂长杨爱敏为主的股东们的私有财产。同样的农贸市场交给了同样的人经营,但属于集体的财产却变戏法地转到了个人手里,企业收入和企业资产瞬间实现了蒸发。

七一农贸市场周边,新建楼盘轰轰烈烈,这块稍显陈旧的老市场更是地产投资的热土。2015年夏天,西安某房地产开发商想开发七一路农贸市场,在坚持一层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杨爱敏给出了4.5亿元的赔偿要求,开发商嫌利润稍低,只愿掏3.5亿元,双方没有达成协议。按照租赁协议,洛阳市冠顺商贸有限公司和杨爱敏等人有财产处置权,收益部分归洛阳市冠顺商贸有限公司。据此可证,若再降低1亿元成交,仅改造开发一项洛阳市冠顺商贸有限公司即可获利3.5亿元以上。

“毫无疑问,冠顺公司是二针织厂破产的最大赢家,但具体这个七一市场到底值多少钱,说实话,原来大家真还没概念,直到西安老板征用此地搞房地产开发时,冠顺公司开口要价4.5亿赔偿,对方坚持只给3.5亿元,虽最终双方没达成协议,这才让大家明白,杨爱敏等之所以让二针织厂破产,又苦心经营十年,将二针织厂的农贸市场收归冠顺公司拥有,这其中竟有如此大的暴利!”杨中岐解释道。

举报人杨中岐:眼前铁证终无奈 多年举报从无悔

二针织厂破产后消失,冠顺公司异军突起,二针织厂职工群起愤怒,无数次举报,终无下文。而其中最让冠顺公司头疼的举报人,便是长期在农贸市场经营浴池的老板杨中岐。

杨中岐,辞职经商前是公安干警。执拗于骨子里的职业敏感性让他感觉到二针织厂破产中应有种种违规之处。

“事实上,当初大家都知道这其中有大问题,我也不例外,只是起初并没有上心,因为毕竟在农贸市场内租赁浴池,合同是2000年和二针织厂签订的,25年的承租期限。凭良心说,我是商人,只想好好做生意,也没想管二针织厂、还是破产清算组、再或者是冠顺公司,反正领导都是杨爱敏。可没想到,杨爱敏的冠顺公司违规掌握了七一农贸市场的经营权后,竟无视先前二针织厂与我签订的合同,竟要一意终止还没到期的合同,浴池经营至今,其间大量资金投入,多次恳求交涉无果,让我们倍感寒心。”

杨中歧说当浴池面临无故解除合同时,他多方恳求,冠顺公司一意孤行,让他苦恼不堪。机缘巧合是他意外得知,二针织厂的原临街六层办公楼房现改为佳禧宾馆,据说在评估中只报评了687平方米,只看着眼前每层12间的客房的六层楼房,他怎么也觉得不可能只有687平米,便去房管局查证,才得知,此楼房已取得了洛市房权证字第39040证,证载面积1598.52㎡,而破产清算组只报评了687㎡,仅此一项就瞒报911.52㎡。七一农贸市场是冠顺公司以约10000平米的面积整体租赁取得的经营权。他再度审视整个农贸市场,占地为14.3亩地即为9500多平米的封闭式农贸市场,以三排两行商铺建筑为主,中间通长五层楼,北排为两层,南排为三层通长商铺,还有地下室等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只有区区的一万平米,这其中必定有大文章。他说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破产清算组少报、瞒报了大量面积,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曾为干警的杨中岐开始了他的搜寻证据之旅,几年下来,他仔细梳理了农贸市场所有房产面积状况,与破产清算组报评的面积点滴对比,桩桩件件证据如数呈现,让他震惊不已。

杨中岐介绍道:二针织厂的固定资产,主要体现就是农贸市场的商铺,这些商铺可分为有产权证和未办理产权证两部分,但无论是对哪种房产,破产清算组一律采取了瞒报或少报。有产权证的房屋,他们报评的是10239.11平米,而他本人查证市场内有产权证的八处房产,证载面积总和为13207.21平米,瞒报了2968.1㎡,这其中就包括瞒报的原办公楼911.52㎡;甚至有的直接隐瞒不报,洛市房权证(2005)字第X324873号93.3㎡,未参与评估,93.3平方米全部被瞒报。对于没有取得房产证的,他们也是采用瞒报和少报,比如大张门口二层楼面积约231㎡、市场内西边四层办公楼面积约384㎡等等就被瞒报。综合这几年所查找的证据材料,破产清算组仅在房产面积上就瞒报和少报了4494.62平米。按照2011年商场门面房4万元/㎡的价格计算,仅少报和瞒报面积价值就高达1.7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他们还采取了超低价评估房产价值的方式,只举其中最为典型的小街门面一例,现为季季乐童装店,此处房产证载面积为128.88平米,这间店铺处于洛阳市城中心,距七一农贸市场仅两三百米,相邻位置约每平米4万元之多,而破产清算组竟能离奇地将这门面总体评估为34195元,还不足1平米的价格,这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说句实话,他们在二针织厂破产清算中所做的这些,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杨中岐说获得这些证据材料后,他非常吃惊,曾就此事多次向洛阳市各相关部门反映,也多次提交相关证据,无奈都被推诿,无人过问。“可能是案太大了,没人敢管了,对于我所提交的证据材料,大家也都给予认同,典型的瞒天过海、侵吞国有资产大案。”

杨中岐认为,二针织厂破产案,一拖10年,在以杨爱敏厂长、田耿耿、张俊生、毛景照等人的违规操纵下,进入破产程序。他们想方设法通过表面“合法”的手续,以破产为合法外衣,苦心运作近十年,最终以1075万元的价格把第二针织厂的15549.61㎡固定房产装进了自己的冠顺公司,将原来企业据为己有,据初步估算,冠顺商贸公司目前总资产已达4.5亿元。其中有三点令人深思,一是正常的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破产清算,并且能够进行破产清算,说明一开始就存在侵吞集体财产的动因,存在种种黑幕交易;二是破产程序为什么一拖再拖10年之久,说明各种利益关系交集,参与破产清算的人员在利益面前放弃了原则,共同酝酿职务犯罪谋取利益;三是不依法进行公开拍卖,而是毫不掩饰地违法去豪取掠夺。

血性的杨中岐毫不含糊,以几年来所掌握的破产清算中种种有力的违法证据,毫无退缩地实名举报,将洛阳市第二针织厂破产案侵吞国有资产案中,所涉及的党员和领导如常希斌、王加祥、田耿耿、杨爱敏、毛景照、张俊生、刘玉明等等均加以举报。

他说:“这是一起典型的借企业破产为幌子,实为采取不正当手段实施侵吞国有资产的大案,非法侵占国有资产高达数亿元,给国家及职工造成了巨额损失。参与者及参与者背后的人,要么直接从中拿到好处,要么直接分得股份,要么就是赎职失职,严重违纪,不管从哪一条看,都可能形成违法违纪窝案,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只希望迅速立案,排除各种干扰彻查,查清后违纪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处分,尽可能挽回国家、集体和职工的财产。”

他说,让他很遗憾的是:多年来,他通过网络和递交材料,向各级领导实名举报,虽然也得到了很多领导的私下认可,但至今却没有立案调查,并无结果。

就洛阳第二针织厂破产清算中的相关情况,我们联系了当事人田耿耿和杨爱敏,却被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

对此事件相关进展,我们将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