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曝光台>正文

又拿到钱的优信,这次真的能做好吗?

时间:2017-01-17 19:20:00    来源:社会法制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刚刚进入2017年,优信就发布了最新的融资消息。粗略估算,加上这轮未经核实的融资,优信已经累计获得10亿美元左右的投资,投资圈有个笑闻,优信每次都是用不同的故事去资本市场融资:

  2011年,优信开始了二手车B2B,正是借着这个故事,优信分别2012年7月、2013年4、2014年3月和9月拿到了四笔共融2.9亿美元的融资;

  2015年起,优信进入了B2C市场,并在这一年的3月拿到了1.7亿美元融资;

  2016年年末,优信宣布建立汽车资讯平台车伯乐并高调公布了金融战略,随后在2017年1月宣布F轮融资5亿美元。

  在不到5年时间,优信在完成六轮融资的同时,分别试错了B2B、B2C、C2C在内的多种二手车电商模式,甚至还搭起了内容平台,可以说,把二手车电商行业能讲的故事几乎都讲过一遍了。然而在经历了频繁的试错之后,目前为止,优信的表现其实差强人意。

\

  【停滞不前的B2B】

  2011年,优信以日本市场为样板开展了二手车B2B拍卖业务。5年过后时过境迁,巨额投入不仅没能换来市场的认可,反而出现了严重的萎缩。

  首先,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国内汽车市场规模开始增速放缓,据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4S店数量为22900家,比2014年的23820家呈现了下降趋势,据估算这种趋势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还在加剧。而优信B2B业务正是与4S店合作展开的。随着以新车销售和服务为主的4S店能够在与优信的合作中获得的收入越来越少,以及C2B、C2C等越来越多二手车处置渠道的出现,优信B2B这种基于4S店的二手车业务难以避免地日渐萎缩。

  其次,传统的2B业务中,车商的获利空间更多的是来自二手车跨城市销售获得的价差。随着新车价格的快速下降,二手车异地售卖过所能挤压出的利润越来越少,风险也越来越大,再加上“限迁”等政策方面的问题,很多车商都已经转型其他的业务模式。

  此外,涉足与车商争利的C端业务也严重影响了优信B2B业务。尤其是随着优信2C业务的展开,其2C业务部门从4S店、批发商或者个人手里收集车源,将优质车源自己留下卖,以赚差价,车况差的二手车再通过B2B拍给车商。这样与车商争利的做法,已经受到了车商的联合抵制,这也是优信B2B业务愈发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当优信集团B2B业务的优信拍在2016年7月份被剥离出来,谋求借壳上市时,资本市场并没有给出积极的回应,甚至当优信拍裁员30%以降低成本、又将巨额赤字甩给其兄弟公司优信二手车,终于实现了“单月盈利”之后,这种“强行让优信拍的数据达到上市标准”的做法自然不会得到市场认可,最终上市的失败也在所难免。

  不能不说,如今的市场环境已经与当年优信涉水B2B业务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优信一直比较弱的运营协调能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优信拍的业务规模处于停滞状态。

\

  【难以把控的B2C变成了广告平台】

  优信从2015年初开始尝试2C业务,并斥巨资打造了“优信二手车”的B2C平台,然而无论从盈利模式还是管理控制方面,优信二手车在一开始就饱受质疑。

  除了大手笔广告投入之外,优信二手车的运营部分一直没有停止烧钱的节奏。据已经离职的前优信员工透露,优信二手车在2015年初每个月能够实现9000多单的成交,同时每月亏损也高达5000万,这些钱都用于线下业务的“补贴”——为了撮合车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尽快促成成交,优信二手车对交易进行了大面积补贴,尽管成本很高,但是在平台初期的确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随着补贴规模的下降,收益下降的车商们开始给上架车辆加价,这种情况很快就受到C端用于的抱怨,包括“优信二手车平台上的车价在所有电商中最高”、“优信上的二手车比同款新车还贵” 等说法充斥着各大汽车论坛。不仅抑制了成交量,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优信二手车的口碑。

  另一方面,优信二打造的B2C平台本质上就是将广大车商手里的车摆放到优信的平台上展示,想要购买二手车的人仍然要到车商的门店去看车、砍价,因此平台的价值仅能体现为“提供了查询各大车商二手车信息的途径”和“车商自展示售卖商品的广告平台”。这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二手车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还给其未来业务的扩展设置了很多局限。

  首先,以线下交易为主的平台无法对B端进行有效的把控。以验车为例,目前主要电商平台的标准,给一台车全方位检验的时间至少需要30分钟,以优信现有的评估团队,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时间,都根本不可能完成对其平台上宣称的“百万优质车源”的全面检验。换句话说,优信的平台上其实充斥着大量“未被检验的车辆”。另一方面,车商们关心的只是将车辆卖出快速收回资金,隐瞒真是车况、伪造车辆状况的事情根本无法得到监管,这也造成了在优信平台上买到事故车、泡水车的投诉充斥网络,而消费者遇到问题车之后“退车难”的普遍现象更是频频被媒体曝光。

\

  其次,转化率极低。尽管车源数量庞大,但所有的交易仍然是在先下完成,加上车商对车辆信息的隐瞒现象非常普遍,消费者到线下看到车辆真实情况之后选择放弃的情况非常普遍。据业内人士估算,优信B2C平台转化率只有5%~10%,远低于行业平均标准,而这些制约其转化率的因素不能通过口碑来解决,造成其广告投放的价值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一点,尽管优信二手车的平台上挂着数额庞大的车源,但其中很大比例都是虚假信息,当用户抱着“抄底”、“捡漏”的心态兴冲冲打过电话去之后,得到的只是“车辆已售”的结果,用户体验极差。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些虚假车源真实的意义是钓线索,包括用户的电话信息转手就成为了商家可以售卖的“买家线索”。

  此外,由于对B端的把控度很低,优信二手车一直期待的后市场服务推进非常艰难,包括延保服务、金融、维修等在内,由于无法为车商带来利润而得不到重视,甚至还还因为动了一些车商自营业务的奶酪而遭到抵制。这也导致了优信金融服务一直都没有什么起色。

  这些糟糕的成绩都直接造成了优信二手车平台的市场占有率不断萎缩。

  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 H1中国二手车电子商务行业白皮书》中显示,优信在国内二手车电商平台2C端的占比2015年下半年下降了接近10个百分点,而随着2016年C2C模式电商的崛起,优信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降低已是很难避免的事实。

  【比想象要难做的汽车金融】

  金融和二手车业务是兵家必争之地。优信也一早就布局其中。包括给C端用户提供的“付一半”和服务于B端车商用户的“任意袋”、“优信付”等产品,已经成立4年多的优信金融在二手车金融服务领域也进行了广泛的试错。

  然而,随着B2B业务的萎缩,针对B端的金融服务,包括极低的利率都只能说是优信在挽救B2B规模的措施,并不能真正带来盈利。

  2C端问题同样来自于交易失败的把控。对车商来说,基于线上平台的交易,特别是金融交易,不仅带不来什么好处,甚至会影响资金周转效率。除了在获客方面遇到的瓶颈之外,同时,优信金融在风控体系也同样面临风险,其目前所接入的信用体系来自于腾讯、芝麻分等第三方数据,不仅覆盖范围有限,对二手车这种大额交易而言,低额度的高频消费所能提供的信用数据参考价值有限,以此为绝对标准势必带来风险的增加。此外,如果一些专业二手车金融服务机构和车商达成了合作协议,在优信平台上形成的交易就无法通过优信金融完成,相当于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据业内消息,由于失败的风控导致坏账率居高不下,“付一半”业务已经濒临停摆,春节过后就将全面停止。

  【“大公司”气质的团队】

  在来到了创业的第五个年头,优信的团队可以说是经历了风风雨雨。随着融资规模的不断攀升,公司市值的扩大,很多曾经“意气风发的轻狂少年”大都已经开始自感“功成名就”。伴随而来的大公司病也在逐渐凸显。

  加上优信早起拿到了较高的融资额度,有钱、任性的潜意识,成为了左右团队里很多人行事和思考风格的主要因素。这些仅从优信大手笔的广告投入就可见端倪。

  更严重的是,在很多员工看来,正是由于有了多家全球知名的投资机构站台,优信从某种程度上看已经完成了对“资本”的绑架,即使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投资人们也会力促优信完成IPO,而在这之前,优信已经是提前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的“保送生”。

  另一方面,“大公司气质”也给优信带团队成长造成的阻碍,很多新鲜血液无法补充进来。比较典型的事情就是优信在刚刚完成上一轮融资之后,立即高薪挖来了很多行业里的“能人”。然而,这些空降的“大咖”们却没能给优信带来足够的活力,反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团队问题,很快纷纷离职。据说,“排外”、“讲关系”,已经是如今优信团队比较普遍的话题。

  相比之下,优信的基层员工给公司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很多优信员工都在给新同事的建议中表示,优信的工作环境不错,虽然晋升空间不大,但最重要的是工作节奏非常规律,除了偶尔的加班,比起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来说,节奏还是非常“人性化”的。这些,足以让不论是“从不熄灯”的望京SOHO程序员,还是常年过着 “996”的西二旗土著们羡煞不已。

  【最后】

  作为一家较早将二手车互联网化的公司,能够走到第五个年头,并且拿到超过10亿美元的总融资实属不易。然而,以如今优信的状态,虽然业务范围涉猎很宽,但几年的试错结果发现,每一个项目都没做好,都无法面对真正的市场竞争,都无法给消费者带来他们预期的体验,都无法用盈利给投资人说法……这样下去,这家公司早晚也会像最近处在风口浪尖的那家“只会做PPT”的公司一样,受到广泛质疑的同时,最终被资本市场所抛弃。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