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隆重的政治仪式,阅兵在世界各国都深受重视,往往是重大纪念日的压轴活动。阅兵究竟承载着什么意义?
从历史看,阅兵是悠久传统
阅兵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步。
在公元前的古埃及、罗马、波斯等国,每当将士出征和凯旋时,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母亲把象征荣誉和勇敢精神的盾牌亲自交给儿子,如果打赢了,就以带回盾牌为标志;阵亡了就用盾牌抬回尸身。
在中国,阅兵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夏朝。夏商时期的阅兵是以狩猎的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长官在阵前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周武王伐纣之前,曾经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史称“孟津观兵”,这是有史可考的最大规模阅兵之一。
有人说,秦朝虽然没有留下关于阅兵的文献,但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是阅兵场景的重现。
而到了明朝的时候,阅兵已经具有了礼仪性。永乐大帝曾经调集十万人举办声势浩大的阅兵,观礼的各国使节来自27个国家。
但一言以蔽之,古代举行阅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训练军队、震慑诸侯或敌人。
从近代看,阅兵是庆祝的体现
进入近代,阅兵式最先兴起于欧洲诸国。阅兵逐渐成为战争胜利或者重大节庆的庆祝仪式。
188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颁布法令,将每年的7月14日定为国庆日,阅兵式自此成为法国每年国庆日最重要的活动。每年法国国庆日,盛大的军队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受阅,军机在空中喷出红白蓝三色的彩带已成一大景观。
1918年,苏联举行首次阅兵,庆祝苏联红军初战告捷,和十月革命一周年。
但规模性的阅兵活动,是在二战前后才开始风起云涌。在二战末期,欧洲大陆逐渐从战火中脱离,阅兵也达到全盛时代。1944年末,加拿大举行阅兵,庆祝一场战争胜利,自此开启了二战多国部队庆祝胜利的阅兵盛典。以苏联为首,各国在柏林的废墟中庆祝胜利,英军、美军和法军都先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历史上,举行阅兵次数最多的是俄罗斯。俄罗斯一共举行了一百多次阅兵,居世界各国之首。
每年5月9日和11月7日,红场会举行两次阅兵。红场阅兵是俄罗斯的传统,在历史上,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红场阅兵都承载着回顾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历程、展示国家实力、提振国民信心等使命。
在现代,阅兵是认同的纽带
在和平年代,阅兵更多地被赋予了仪式和外交意义,比如英国为了纪念女王生日,会在每年6月份举行皇家阅兵庆典。
法国的国庆阅兵更是一场外交盛宴,几乎所有的公众人物都会应邀参加,来自各国的政要也会盛装出席。2008年法国国庆日的时候,邀请了多达7050位国际友人,阅兵仪式也成了政府公关的盛事。
今年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举办阅兵式是参考了各国的普遍作法,是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并不是要向谁“秀肌肉”。目的是为了显示中国和世界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
在当月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也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将于9月在北京举行阅兵式,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人类学者戴维·科尔泽曾说过:“没有仪式和象征,就没有民族”。作为一场具有强烈表演性质的仪式,学者也指出,阅兵能加强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选择。
新京报全媒体编辑 颜颖颛
参考资料:中国网、人民网历史频道、北京日报、中国知网、《全球化时代的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论国庆阅兵仪式的传播意义及价值》、《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国庆阅兵(1949-2009)的政治传播学研究》
编辑:刘岚 王健
(原标题:为什么要举行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