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金朝阳牛嘉林:一个海归的财富中国梦

时间:2015-08-14 10:00:43    来源:光明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现在看来,牛嘉林在49岁的年纪还要回国创业,这是她的“宿命”。

  牛嘉林的生命符号里永远镌刻着“创新”二字。结识她的这两年,总是见她掬着笑脸向身边的人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总是见她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浑身上下透着鲜活的气息,总是见她不停地飞来飞去出现在全国各地金朝阳的讲堂或谈判桌前,总是见她引用书中和电影里的经典话语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

  金朝阳财富教育创始人 牛嘉林

  牛嘉林的生命信息总是在变幻着,永远没有灰暗的色彩。的确,牛嘉林是一个思考型与行动力兼而有之的女性。

  通过这样的行为方式,我能够理解她不时跃动的内在,这正是她创业的天赋素质。这种特质与她的才华和责任感交汇在一起,便让她于十年前的某一天,产生了要回国创业的强烈冲动,她想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要将其来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变动。牛嘉林说:“不知为什么,在国外无论有多好的工作,拿多高的薪水,都好像没有价值感。一踏上祖国这片土地,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当你带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回到祖国,并想为之努力奋斗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人。”

  许多人不理解,这位在跨国公司里拿着高薪、生活优裕的人为什么要回国创业?从1979年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直到回国,牛嘉林已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5载,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已发生变化,回国创业她的身心需要经受怎样的挑战?与她细聊起来,才知是因为有一个梦想萦绕心中数年,让牛嘉林欲罢不能。

  带着梦想回国

  2005年,牛嘉林回国前,有一个童话般的梦想已在她的脑海里勾勒了很久。她说这个梦想是一个清晰可见的四维图景,有颜色,有光影,有温度,有湿度,有声音,有时空……每当这个梦想浮现在脑海,她都会为之激动不已。但在当时,除非遇到知音,否则她不敢轻易向人提及,因为凡是听到这个梦的人们总会不冷不热地回敬她一句:这只是个梦而已,要在中国实现它,难啊!

  在嘉林心中,这个梦想是由牛嘉林日复一日的“梦”和“想”积累而成的。

  几年后,当牛嘉林将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才敢无所顾忌地坦陈它。牛嘉林如此描述道:某个天气晴朗的周末,一些衣着得体的父亲和一些贤淑温婉的母亲带着他们可爱的孩子们,驱车来到郊外的乡村别墅,参加某俱乐部的周末聚会。他们是一些比较富有、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他们还是一些品德高尚、充满爱心的人,这里是他们和家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个聚会上,红酒、咖啡、奶茶、点心必不可少,财商、投资、慈善、子女教育、生活品质与养老计划是永远的主题。这些父母们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家庭的幸福指数又提高了多少,他们的慈善捐款记录又上升了多少,他们已经真正实现了财务自由。

  嘉林知道,这在美国早已不是一个梦,而是一幅幅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在许多中产家庭中屡见不鲜;可在中国,它的的确确就是一个梦。从踏上故土的第一天她就渴望,有朝一日她能把这幅在美国随处可见的图景移植到中国,让它出现在寻常百姓之家,让它不再是一个梦,而是实实在在、可以触摸的真实。

  早年间,一位大师曾给牛嘉林以智慧的指引:如果你有一种愿望,就要先在内心勾画出事物的形态,并把你的信念与目标施加于无形物质,形成对它的印象,就能引致该事物被创造出来。她接收到并高度认同这一理念,那个生动的四维图景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勾勒出来的。

  然而,勾勒这个梦想的冲动,源自于牛嘉林回国前的一次特殊职业经历。

  看到的现实令她震惊

  十年前,对于回国创业,在美国生活工作了25年的嘉林不是没有纠结过。在美国,她曾在某著名银行和跨国企业工作,有着很高的职务和年薪,过着安逸富足的生活。她很热爱自己的事业,一直以来几乎未曾真正想过要回国工作生活。

  有时候,已经设计好的人生轨迹是被一些偶然因素打乱的。

  2000年有一个机会,让牛嘉林来到了香港和内地,深度接触到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她的创业激情被人们的渴望与焦灼点燃,她开始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这一年,牛嘉林受香港一家大型美容连锁企业邀请,出任总经理一职,主要任务是帮助该企业策划和运营上市,而这家企业的主打市场在中国内地,在这里拥有千余家美容连锁机构。

  为了将任务完成好,在辅导该企业上市期间,牛嘉林在五年中走访了其旗下所属的800多家美容院。走访后她有两大发现:一方面发现,无论是经理还是员工都很有活力,不辞辛苦,干劲儿十足;而另一方面又发现,这些小老板们根本没有财商,都是赚钱不留钱,把挣的辛苦钱都用在了加盟扩张上,不仅没有储蓄,也没做任何投资,天天忙生意,生活毫无品质,根本不懂得享受生活。

  这些发现令牛嘉林感到震惊,这在她的金融思维和金融逻辑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时在她看来,她辅导上市的这家企业,无论是企业还是各个门店都是很脆弱的,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使连锁店的生意不好,那整个企业都可能会受到影响,会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有可能会面临破产。对此牛嘉林感到困惑不解:规模如此之大的企业,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自己的脆弱呢?为什么大小老板们一直为自己企业繁荣和活力的表象感到惬意和陶醉呢?他们难道真的不知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和面临的危机吗?

  牛嘉林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说给那些大小老板们听,试图让他们学习投资理财,学习金融知识,但并未得到她所期待的回应。对她的观念和说教,多数人都一知半解地摇头,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连听都不听。“我们现在的经营状况好着哩,为啥要改变现状呢?”他们这样表示,然后仍执着于连锁加盟店的迅速扩张。眼前的日子的确给他们带来了“赚钱”的快感,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欲”,可在牛嘉林看来,这些人几近疯狂,实在缺少理性。

  牛嘉林第一次感到,饱学金融知识、谙熟投资理财的自己,竟然没办法给那些人讲明白“复利”与“利差”之类的简单道理,她竟然不能让他们弄明白“1+1”有可能大于“2”这个最浅显的金融逻辑。在这些对投资理财尚未开悟的大小老板们面前,牛嘉林真是难有用武之地。金融是什么,他们全然不知。

  牛嘉林发现,这些朋友普遍都身陷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百般困苦而无法自拔,他们资金紧张时也不懂得借助金融工具,即使有资金需求找到银行,往往也是借贷无门。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发展的压力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让他们一筹莫展,苦熬苦度。他们也四处寻觅解困良策,但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在一次采访中牛嘉林如此说道:“2005年,我回国开始推广财商教育,发现那时中国老百姓对‘财商教育’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和浮浅,他们听得多做得少。”由此她感到,财商在中国太匮乏了,中国的财商教育比美国落后了30-40年。这一发现令她震惊、焦急,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来中国传播财商,因为她熟悉金融,有着丰富的投资理财经验。

  当初,牛嘉林带着任务来到中国,原本打算做完这个项目就返回美国,但这长达五年时间的耳闻目睹,在她原本平静的意识中划过了一道闪亮的光束,让她重新思考起自己的未来、价值和理想,她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人生的天平上,牛嘉林的情感与理智都渐渐向“回国创业”倾斜,她想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不仅帮助一个或几个老板富有,而是让成千上万的普通家庭富有,让自己的普惠情结得到释放。

  此刻,她产生了一种要把那个在美国司空见惯的美妙图景移植到中国的强烈冲动。在所奉职的企业上市后,牛嘉林毅然做出了回国创业的决定。

  探索论证创业模式

  回国进行“开启财商、创造财富”的创业,并非牛嘉林突发奇想,她的履历中蕴藏着深刻的渊源。这位从美国某知名商学院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当年为了改变美国人对“贫穷中国人”的歧视,她铆足劲儿利用六年时间学习了三个“与挣钱关系最密切”的专业:会计学、市场学和金融学,她对金融、对传播财商无比熟知和热爱。

  20世纪80年代末,牛嘉林开始关注到一个特殊的群体组织——美国乡村俱乐部。她非常喜欢乡村俱乐部的生活方式和理财方式,她从中挖掘到了令她向往和激动的财富科学元素。后来的若干年间,乡村俱乐部发展成为当时美国的一种风俗和文化,成为培育美国中产阶层的优良土壤。

  牛嘉林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到她回国的2005年,美国一直在努力推进积极的个人和家庭信贷消费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社会中产阶层的快速发展。她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近30年间美国中产阶层的大发展,比例从最初的15%发展到后来的80%。她目睹了美国中产阶层家庭富足、自由、惬意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家庭都实现了财务自由。同时,她也充分感受到了普通老百姓富裕起来后,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因为家庭投资理财的需求在快速放大,也随之催生了大量的投资理财顾问,嘉林便是其中的一员。

  这段贯穿于牛嘉林学习成长、生活与工作的重要轨迹,成为她论证回国创业、确定商业模式的重要依据。

  有一点确定无疑的是,成为中产阶层家庭的标志是实现财务自由,即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来源于资产性收入,非劳动性收入能够支撑家庭所有支出。在牛嘉林看来,实现财务自由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全民普及财商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享受并激动人心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在中国成立一个能批量生产理财教练的专业机构呢?

  她想,如果自己一个一个地帮助个人和家庭,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如果批量生产理财教练的话,就可以由他们去帮助更多的个人和家庭提高财商、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她算了一笔账,一人带10人,十人带100人,三年就能产出300名专业的投资理财教练,五年内可产出3000名教练,十年内可产出30万名教练。而这些人,都应当是人格完满、风控意识强、资产配置专业的顾问型人才。由这些人去帮助更多的人,中产阶层就能够快速地发展壮大。她相信,美国打造中产阶层用了30年,而以中国人的智慧与悟性,用15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就能完成。

  如何让这个梦想落地?她的具体想法是,将美国乡村俱乐部的财富模式引入中国。她牢记着一位经济学家说过的话:中国非常缺乏金融人才,而金融人才不是象牙塔里可以学出来的,一定是要有人手把手教、手把手带出来的。在比较、考察、论证了很多种模式之后,她觉得,乡村俱乐部模式是能让她“手把手”教会人们投资理财的最好平台,同时它还能给人们带来轻松和快乐。

  “这个愿望是可以达成的。” 牛嘉林说,如今有足够的数据和方法来支持这个结论,“中国形成中产阶层指日可待,如果按照乡村俱乐部的模式走,我们就能在10-20年时间里,将中产阶层从15%迅速放大到60%,完全能够赶超美国30年间中产阶层的放大速度。”

  有人对她说,你的梦想简直比天大,自己富有就行了,为什么要管他人的事?还要打造什么中产阶层?这在中国有点天方夜谭吧?她说,她从没把富有只看成一个人的事,就想帮助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变得富有,并看到他们快乐幸福。虽然这个梦想远非她凭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但她已意识到,打造中产阶层当下已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她愿意为此竭尽全力。

  财商传播困难重重

  愿景很美好,但最初的财商传播之路并不平坦。

  牛嘉林首先设计了一套课程,她一身兼四任,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讲解者,还是合伙创业的美国人麦博才的翻译,同时她还要带领学员进行实操。开始的前三年中,她常常是不分昼夜地工作,浑身上下好像有着使不完的能量。

  不过,即使她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初来听课的也总是三三两两,有些人经过百般动员才肯来听课。尽管她的课讲得十分认真卖力,但不知为什么,几堂课下来,下面的学员不知何时就不见人了。最初她以为自己的课讲得不够精彩,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以往,她曾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无数次登上过讲台,所受到的欢迎曾让她充满自信,她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投资理财顾问和讲师之一。后来她终于弄明白了,学员“溜号”是因为他们没听懂,害怕参与,他们的财富意识还在沉睡着。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手里虽然握着一把开启财商的金钥匙,但她要给听众留下时间去思考,去接受,去转变,而不能操之过急。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即使遇到只有一个人来听课的时候,她的意志也未曾动摇,她会认真投入地给他讲上一整天,直到学员听懂为止。

  最初的财商传播,不仅考验意志,还考验体力。她常常连续四五天、每天12小时站着给学员们讲课,身体严重透支,直到一次瘫在讲台上不能行走。她把财富的火种撒向全中国的许多城市,有时候她一天一地地奔波,一星期能跑上七座城市,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三年、100多个城市、1000多场课程、100多万受众人群”,这是她和她的团队定下的目标,她执意并坚信一定能让更多的中国人财富觉醒,因此没有一刻停下脚步。

  一次次讲课,一次次传播,苦口婆心,千辛万苦,用嘉林自己的话讲,简直就像在对学员们“掏心窝子”。同时,为了防止传播的艰难困苦动摇军心,她还要不停地鼓励团队成员,让大家一起坚持不懈地跟她熬过最初那几年“黎明前的黑暗”。牛嘉林希望,听她讲课的每一个人都能相信她的真诚,感受到她所传授的财商知识的魅力,认识到财务自由对人们生活的意义。有时候,她以为人们听懂了她讲的,但结果是,她并没有得到所期待的反响。她甚至听说,私下里有人给她扣上了一顶“大忽悠”的帽子。

  有一个巨大的刺激让嘉林印象深刻。一次,她刚刚讲完了一上午的课,一个学员跑上讲台对她说:“嘉林姐,你讲得真是太好了。可是我告诉你,除了‘现金’这两个字,我一概都听不懂啊!”这番直白的话语让嘉林简直哭笑不得。她知道,学员说听懂的那两个字,他其实根本没听懂,因为她讲的根本不是什么“现金”,而是“现金流”啊!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有人听不懂呢?这明明就是‘送钱’给大家,可是为什么大家都不接受呢?”她不理解的是,“已经在发达国家成功验证的事实,为什么在中国人们就不肯相信呢?”

  财商传播的路困难重重。紧接着,更大的危机来自于2008年的金融风暴。那段时间,全球一片狼藉、哀鸿遍野的金融领域,几乎是寸草难生,更别说嘉林那个刚刚起步创业、萌芽微露的小公司了,它不得不全线停业半年多,几乎窒息于摇篮。好不容易才向她聚集过来的学员们,又都一个个散去。

  多年后,嘉林回忆道:“当时的财商传播真的很困难,你给他们讲财商,好像要割他们的肉、要他们的命似的,严重到让有些人感觉我好像是在欺骗他们。有一部分人会这么想,我拿出几个钱陪你一起玩玩,玩赔玩赚无所谓;还有一种人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你说怎么玩我就怎么玩,反正我没有钱,看你能不能让我跟你玩出个‘天上掉下馅饼’来。”

  嘉林明白,最大的困难不是人们对财商知识的抵触与困惑,而是源自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尽管财商传播困难重重,但她心中依然坚守,她明知这其实是一场观念的博弈,她要给自己、也要给他人留时间。屈服于困难,不是她想要的,也不符合她的性格,否则当初她抱定梦想回国就全然失去了意义。

  独特的家庭财商教育

  嘉林给自己的财商传播事业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金朝阳”。她解释说,她的生辰八字中多“金”,有“金”方能财旺,所以要用“金”字;而“朝阳”则是说,财商传播事业充满希望。

  在2006年开始创建家庭财商教育机构时,她就意识到,开启财商非一日之功,必须从系统的教育抓起,必须注重实际操作。

  为了亲身体验中国的投资环境,她实证实修,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扩张的家庭理财教育之路:她出资100万元人民币,作为种子资金开始投资,且不再追加任何本金。根据中国的金融环境、投资机会和种类,逐步建立起涵盖10种以上投资品种的资产配置组合。经过六年时间,她这100万元增长了几十倍。她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美国的投资模型在中国同样可以实现预期的收益。

  嘉林的成功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人们从四面八方向金朝阳平台聚集过来,追随她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开始相信了她当初苦口婆心讲解的财富理念和理财方法,开始体会到投资理财在财富积累中的力量所在。

  聚集者众。嘉林觉得仅凭自己的力量、几个人的力量太有限,财商教育师资力量亟需扩大。于是她计划第一批培养300名投资理财教练,以便把许多财富理念、财商知识和理财方法准确地传播出去。她从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始复制模型,打造样板,培训他们的讲课能力,教习他们投资理财。回忆当时的情景她说道:“当他们信服了一些财商理念后,觉得这个东西很好,也很需要,操作过程中就受益了。这些人刚开始的资产状况差异极大,有从零开始起步的,也有从几百万元开始的,绝大部分人的资产是在200-500万之间。随着投资结果的呈现,很多人的投资理财收益逐步超越了他们工作十多年收入的数倍,这样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有几十个人跟在我身边,把原先做的事情都推掉了,下决心要跟我一起去做财商传播。”

  当这些追随嘉林的“先行者”们真正获益后,他们用自身财富增长的经历告诉“后来者”一个道理:投资理财是一门科学,致富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不是富人的专利,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任何人经过努力都能学会的;他们过去一直很努力却没挣到钱,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钱运转的规律和方法;而今天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财富意识真正觉醒了,掌握了钱的运转规律和方法。

  掌握钱的运转规律和方法,是一直被传统教育体制所忽略的内容,即使是从前有所涉猎,也往往是重理论而轻实操。而金朝阳平台则非同以往,除了要求学员学习财富理论及财商知识,还要求他们必须积极行动、实际操作,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财富增长,否则他将永远毕不了业。

  “总之,你必须做,必须行动,必须实操。否则,你就什么也得不到。”嘉林说。最初,学员们不敢实操,害怕风险。在怎么引导、解释都无果的情况下,她只好下达了“军令状”:“不实操,你就退出!”结果,有些人真的就退出了,而更多的人则坚持下来,他们今天则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制定科学的投资标准

  投资理财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随意性和盲目性。一切投资理财,都有严格的标准,违反标准的行为,在金朝阳是被严格禁止的。

  嘉林把在美国学习的一些投资理财标准移置过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然后在金朝阳的财富教育平台上进行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投资标准,基本来源于美国最好的私人银行和全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她说,“我们把他们的标准搬过来,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然后加以应用,既学习借鉴别人的,又有自己很好的创新。”

  在金朝阳,有一个尽人皆知、均能倒背如流的“财富增长五大定律”:一是创造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二是放大个人和家庭的信用,使之最大化;三是灵活安全地使用各种投资杠杆;四是学习拥有投资工具的标准、原则、注意事项,并定期检讨优化标准;五是做好家庭投资配置,有效地防御风险,使资产稳健增长。课程要求,每个学员都要将这五大定律牢记在心。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资产增值和有效防控风险,对于房产、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十几种投资工具,他们都制定了严格而科学的投资标准,要求学员遵守执行。不仅如此,金朝阳还设定了一些不能逾越的“红线”。嘉林如此诠释道:“‘红线’是绝对不能碰的,比如我们不去做花钱公关的事情,因为花了钱也并不一定能有好结果,而且还可能触碰到法律。”

  “标准”与“红线”的制定,不仅为学员投资理财确立了可参照执行的准绳,而且为防控风险垒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火墙。在这里,“标准”与“红线”便是减少甚至消除投资理财过程中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科学元素。

  梦想永远在路上

  2014年1月1日,成都青城山的元旦之夜,正被一群草根富豪的激情点燃,金朝阳的一次盛大活动在这里举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森林、每一方空气、每一缕阳光都见证着金朝阳财富梦想的艰难起点和辉煌历程,这是一个快乐而又艰辛的旅程,而且永无终点。

  这个夜晚,我置身其中,感受着从各个角落散发出的生动气息。

  作为金朝阳的重要培训基地之一,这里流传着一个又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财富故事。一批批的来者,一批批的去客,都是些基本实现了家庭理想生活状态的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不为钱工作的人”;但是,他们的谈吐,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梦想,依然从里到外流露着“草根”的平实与朴素。他们既不喜欢“富豪”的标签,更不喜欢“土豪”的称谓,他们是一群名副其实的中产阶层,这个阶层的魅力令他们永远着迷和神往。

  在此次盛大活动中,牛嘉林自然再度成为这个“中产圈”里的核心人物。当年正是她,将一个个沉睡的财商唤醒,从而将他们带上了一条理财致富之路。

  令她深感欣慰的是,过去八年她所做的事情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她获得了“2012年度创新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奖”、“2012年度中国最佳自主创新企业奖”、“2013年中国品牌女性创新奖”,以及“中国教育行业品牌女性奖”等荣誉。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她又荣获了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媒体联合颁发的“2014年中国财经年度人物”大奖。她认为,这些奖项名义上是给她的,实际上,这“对老百姓来讲是一个福音,因为我们是做家庭理财教育的机构”。

  因为嘉林和她的财商理念的魅力,她获得了大批的拥趸。人们追随她,不仅仅因为她曾撬动了他们沉睡已久的财商,更因为她的财富主张带给他们美好、温馨、快乐与幸福的感受,这种感受其实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冥冥之中的期盼。

  形成中产阶层,实现真正的民富国强,这是华夏民族期待的梦想,也是嘉林和金朝阳人的梦想。她深知,追梦之路虽漫长,但可期。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作为这份财商传播事业的奠基者、守望者和推动者,她都会执着无畏地前行。

  她的梦想永远在路上。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