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潘基文会晤奥巴马 绿善心蜚声海外

时间:2015-08-11 10:4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1.jpg

2015年8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会晤。当天恰逢奥巴马54岁生日,潘基文将自己的书法作品《上善若水》作为生日礼物赠予奥巴马。奥巴马十分高兴,对潘基文的礼物表示感谢,并表示要将这幅书法作品挂在总统府博物馆中。

潘基文身为韩国人,从小就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幼时曾经学过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了他的文化底蕴,东方哲学的简淡平和浸润了他的性格气质。当选联合国秘书长之后,其工作风格温和持重,低调务实,能够跨越政治、国家、种族的藩篱,化干戈为玉帛,化解了很多国际热点问题,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

解决气候问题刻不容缓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工业污染物的无节制排放,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日益加剧。尤其是近50年来,全球的气候问题和生态危机愈发严峻。

多年来,气候问题始终是联合国的工作重点,联合国一直在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而努力奋斗。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路线图”,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到“多哈世界气候大会”,可以看出,联合国以及全世界的有识之士一直在竞相奔走,多方共同努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多方利益纠葛复杂,难以协调。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不愿意积极履行承诺,有损自身经济利益,而放弃自己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美国、加拿大先后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为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蒙上了一层阴影。

众所周知,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生命体构成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系统,单纯从某一问题入手,难以解决整体的问题。必须各国紧密团结,精诚协作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当西方发达国家为自己应该承担多少责任、减少的碳排放指标而争论不休的时候,蕴含着深厚哲学精华的东方文化,或许将为解决这一历史症结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开创绿善“心”模式 打造全球“心”家园

2.jpg

2015年8月6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迈向良好生态的环境科技创新”,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以及众多国际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作为环保领域资深专家,绿善“心”模式和绿命力理论的全球首创者,绿梦鸭公益社社长闫涛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了题为《大气污染防控从“心”开始》的重要报告,从社会、经济、思想多个维度对大气污染的本质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倡导大家爱护生态环境,从培育绿善“心”开始。

3.jpg

闫涛指出,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其原因是多方利益难以统筹协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责任心的缺失和绿善“心”的匮乏,深刻地指出生态污染的本质根源是人类的精神污染。

闫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具有深刻的哲理。以“心”相交是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法宝,气候问题的解决也应从“心”开始,践行绿善“心”公益,弘扬绿善“心”文化,推行绿善“心”教育,发展绿善“心”经济,构建绿善“心”联网,创建绿善“心”家园,开启绿善“心”宝盒,才能治标治本,从源头上防控大气污染。

绿梦鸭公益社自成立伊始,就秉承着“上善若水,从善如流,绿梦载物、商道酬勤,家富国强,健康幸福,绿命传承”的价值理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绿善文化基因,融合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倡导绿色文明,传递绿色梦想,铸就绿色家业,着力打造一个创新型孵化平台——绿梦母育工程,开创了一种“绿文化+绿公益+绿教育+绿商业”有机结合的绿善“心”模式,构建一个和谐共生、互帮互助、互相依存的大生态系统。

绿梦鸭公益社通过系统化、制度化、平台化的方式,旨在构建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形成一个“绿色化”产业集群,提高国民经济“绿色化”程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气清”的地球“心”家园。

4.jpg

从以绿梦鸭公益社为代表的民间公益组织,到中国政府,中国正在为贯彻实施“绿色化”国家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行动,上下齐心,协调推进,并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具体措施。

此前,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确定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对此,联合国发表声明表示高度赞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的行动营造了积极的势头,将对今年底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气候变化协议具有重要意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