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4):新常态下的“航天+”——千载难逢一良机
2014年的5月,习书记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个概念,引发各界的积极解读。按照较为公认的说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我们可以发现,航天产业、航天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在新常态下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无论航天产业,还是与航天相加的产业,都会发生质的飞跃,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并且具备强悍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驱动
创新对航天事业来说,或许是最不陌生的活动了。一直以来,无论中外,航天都要在未知的领域中为人类寻求知识和资源。航天的每一步活动,都离不开大量、密集的创新。正因为如此,航天被人们看作创新产业的代表。
从航天+的角度来说,航天可以为创新驱动做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贡献。
我们首先来说物质,航天的创新体系是现有产业中最为成熟和成功的。或许有人会说,航天的型号都是瞄准国外成果搞跟踪。但需要知道的是,即使跟踪国外现有成果,也只是有一个明确目标,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自己去逐步摸索,种种细节上的创新,都要靠自己完成。因此,航天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创新体系,曾经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把这套创新体系以技术转移的形式推广到其他行业,也是航天+的一种具体实现。
另一种物质层面上的贡献自然就是各种各样的科研成果,可以分为直接应用和二次应用两大类。我们日常讨论最多的就是直接应用,是耳熟能详的通信、导航、遥感、气象及其衍生出来的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在这个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是北斗产业,我们已经并且仍将用很大的精力关注和讨论这个话题。
而二次应用所受的关注,则很少。二次应用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一个小的热潮,但很快就湮没在对外技术引进的滚滚浪潮中。当时,国内传统行业所急需的各种技术,几乎都能从国外找到引进对象。当时航天所能提供的技术并不多、也不成熟,所以无果而终。但时代走到今天,传统行业的对外技术引进已经碰到了天花板。国外愿意转让的技术已经被引进完了,我们急需的技术却都是人家的看家宝。国外厂商非但不肯转让,甚至动用政治力量来阻止中国企业的进步。在这个局面下,航天所拥有的很多技术和专利,就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完全可以用来为传统行业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在最近举办的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航天两集团就展出了大量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产品和技术,引人瞩目。
二次应用对航天本身也有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社会效益上来说,相当多技术是国家投入巨资研发出来的,是纳税人的钱。如果不用来回报社会,那么从国家和全社会高度来看,就是投资浪费和资产闲置。航天有义务用这些成果来回报社会。从经济效益来说,一方面航天会从技术转让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培植起下游企业。这些企业对航天技术的应用越多、效益越好,航天企业能得到的专利费的回报就越丰厚,还会引来更多的中小企业寻求技术转让。长此以往,就可以形成完整、庞大的下游产业群,成为航天乃至国家的丰厚经济收益来源。这些中小企业在推广应用中,还会有自己的反馈和进一步研发,可以进一步开发航天技术潜力、推动技术发展,对航天形成反哺效应。所蕴藏的经济效益,是无可限量的。
精神上的贡献,或许就是所谓的“敢想敢为”。航天人面对浩瀚宇宙,思维是不受局限的,没有什么不可能也没有什么不能尝试。突破极限是航天科研工作的日常活动。这样的精神状态,可以对传统行业形成强烈的刺激,激励研发的进步。
只要真正拿出思想认识和行动来,创新从来不会是难事。航天被国外封锁多年,照样取得了一项项重要的成就。那么航天与传统行业相加,显然能够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开辟创新的新局面。而且,传统行业多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航天+的推动下,吃透引进技术并且推动再创新,不但完全可能,而且潜力无限。
结构优化
航天本质上是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我们曾经讨论过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行业、企业、地区的信息化所带来的,都是整个运行结构和运营理念的脱胎换骨,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构优化。
因此,航天与传统行业相加,必然迫使后者寻求结构优化,来适应航天所提供的高时效性信息、高精度时空基准和透明化的运营理念。当下正在流行的野外资产管理系统,就是一个例子。在卫星导航乃至卫星移动通信的支持下,野外资产的管理进入了信息化、可视化的阶段,无论铁路、电力还是油气管道的运营者们,都需要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业务。这与互联网改变传统零售业的先例是有相似性的。
航天本身也可以为传统行业的结构优化提供一种理念化的推动。航天器研制本身,就是在优化系统设计与提供充足冗余之间寻求平衡,又要够轻、够小,又要够皮实、够用。换言之,航天每存在一天,都在不停地追求结构优化。这样的理念应用于传统行业,必将强力推动结构优化的实施。
带动增长
带动增长这个话题对于航天+来说,有着双重意义。首先是航天与传统行业相加,可以提高后者水平、改善效率和效益,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从而促进增长;第二重意义是:航天产业的增长率远比传统行业更高,本身就是一种带动因素。
我们放眼世界,航天产业最大、最成熟的卫星通信广播产业每年都可以取得超过10%的增长率,部分新兴企业甚至可以超过20%。这在经济模式已经成熟、年增长率不过两三个百分点的西方世界,是非常耀眼的,仅次于谷歌之类的互联网企业。在国内,航天产业受到很多人为的限制,只要打破这些限制,它必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发动机之一。
而航天与传统产业如何相加来带动增长,更急需解决的是体制机制问题。传统产业面临着那些困境?航天有哪些成果已经成熟?相互之间往往处在“碰运气”的状态。我们或许应当组织一场规模空前的讨论与交流,进而建立长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和技术交易平台,让航天技术真正找到合适的再次用武之地。由此带来的增长效应,比航天产业和传统产业各自为战的总和还要大。
但需要想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所讨论的是航天加,也就是航天如何与传统企业合作结盟,共同把蛋糕做得更大。这才是带动增长。而在有些人的思维当中,增长不是整个行业、整个经济体系的增长,而仅仅是本企业的增长。这样的增长往往通过所谓的“纵向整合”来实现,也就是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把上下游企业都买下来!这和我们所说的航天+完全不是一回事,而是追求绝对垄断,试图让投资者和用户都无可选择,只能上门来求自己。这样的理念,与信息化社会、信息服务业的基本原则,完全是背道而驰。没有人可以垄断一种信息产业。如果“纵向整合”真的成功了,这个行业将陷入固化、僵化的格局,将迫使投资者和用户另寻门路。这不是相加,而是自己把自己从国民经济当中“减”出来,是负增长。
新常态已经来临,机遇已经摆到了航天界的面前。和任何历史机遇来到的时候一样,会有人敏锐地抓住机会蓬勃发展,也会有人逡巡不前,进而后悔莫及。那么,你想做哪一种?
一起来做行动派
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知易行难这个道理,由此发明了很多词汇和诗句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见想到和做到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是人类行为学的研究范畴。而航天业者面临的是一个不进则退的时代,在各种行业,尤其是信息产品制造和信息服务行业,创新以一种疯狂的速度持续推进,如滚滚波涛不可遏制。无论是不肯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还是压根不去想如何创新,顷刻之间就会被浪潮甩在身后,许多人再也追赶不及。
创新必有失败,害怕失败就是一种“等死”。企业只能无所畏惧地投入创新事业。好的技术终将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只有勇于探索才能找到那条可以走通的创新之路。航天在型号研制当中追求“万无一失”,这在航天加当中不见得要绝对化。毕竟很多发生在地面上的活动允许一定程度的失败并做相应改进。质量第一是应当推崇的意识,但因此而逡巡不前就违背了航天事业的本意。其实,创新或者变革中,哪怕遭遇一些失败,也从来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即使是全力追求“万无一失”的航天器发射和运行,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这是不可逃避也必须容忍的概率。那么面对复杂的商业市场,面对更加严苛的进度和成本限制,对创新失败或市场推广失败的概率,其实市场所有人都是有心理准备的。人们连火箭发射的偶然失败都可以容忍,对于偶发的产品召回或者打补丁,从来就有更大的包容心,比如,世界名车的召回事件还少吗?何况,航天的质量控制和时间节点概念同样可以应用于航天加,让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传统行业的质量意识,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水平,让“航天品质”成为一种可操作的规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赞美词。
航天与传统行业的相加,不会像型号那样有明确的国家需求。可能用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航天人应当把市场当做未知的宇宙,拿出敢想敢为、勇于探索的精神来,不怕失败,以不停歇的步伐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让航天真正与国民经济融合,成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力。